养老理财利息高还保本?谣言!虚假网络投资诈骗手法拆解
来源: “北京网络举报”微信公众号时间: 2025-03-31
近来又有一些老年人落入诈骗陷阱。这些骗子专盯老年人的养老钱,一些不法分子通过虚构投资项目、承诺高额回报等方式,骗取老年人的投资款。这些非法集资活动往往以“保本高收益”为诱饵,吸引老年人参与。一旦资金链断裂,往往面临巨大损失,使老人网上投资血本无归。
退休在家的张先生最近通过网络认识了一个“炒股大师”。此人自称掌握“内部消息”,并拥有专业团队,在其带领下投资,可实现高额盈利。经过一番交流,张先生打算尝试下,就在对方指导下,下载了一个叫“Yo信”的APP和一款名为“金太阳”的APP。随后,对方将张先生拉进“Y0信”群,群内有“理财大师”的分析和“客户”的盈利截图。见群内好评如潮,张先生终下决心,开始在“金太阳”APP上投资。殊不知,这正是骗子专门用来诈骗的APP,里面除了张先生,都是骗子组织的“演员”,目的就是引诱张先生入局。
在“大师”指导下,张先生在“金太阳”APP的投资不断涨停,并可成功提现。对方称可用现金加仓,并会安排专人找张先生取钱。此时,张先生已彻底放下戒心,为了多赚点养老钱,就让同样退休在家的妻子将30万元现金交给对方派来取钱的人。
眼见自己的投资再次涨停,张先生便想提现。可对方称,若想提现,需缴纳手续费。看着这熟悉的套路,张先生恍然醒悟:“这不就是平时听过的诈骗案例吗?!”“我怎么早没反应过来!”老两口慌忙报警求助。
虚假网络投资诈骗手法拆解
1
打造大师人设
骗子精心包装后,引诱老年人下载特定的交流和投资APP,通过在交流群内和同伙互动,打造投资大师人设;
2
以小利引诱高投资
骗子以有“内幕消息”为由,让老年人盈小利并提现成功等,引诱老年人持续加大投资;
3
现场取现完成诈骗
骗子利用老年人警惕性不高的特点,要求老年人通过线下取现或购买黄金、储值卡等券码交易的方式完成转账,一旦老年人相信,骗子便将其拉黑完成诈骗。
老年人该如何鉴别、防范投资理财诈骗
谨慎选择投资产品。投资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。老年消费者面对市面上形形色色的投资产品,尤其是对于新兴的投资产品要仔细斟酌,充分了解后再购买,不要盲目跟风,谨防参与非法集资活动。多与子女商量,确认好投资产品后再进行投资。
选择正规投资机构。老年消费者投资理财一定要通过正规平台或官方渠道,不轻信理财广告,不听信可疑电话和短信。在购买投资产品前,应查看经营者的营业执照及业务经营许可证,充分了解相关合同条款。
不要泄露个人信息。老年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增强个人信息安全意识,个人信息不外泄,做好信息保护,对于身份证、银行卡号、密码、手机验证码等重要信息,不可随意提供给他人,以防个人信息被冒用、滥用或非法使用。
提高防骗反诈意识。老年消费者可下载国家反诈中心应用程序,主动学习防诈骗知识。对陌生号码、链接、陌生账号要提高警惕,做到不轻信、不透露、不转账。保护自身利益,避免被不法分子欺骗。
及时保存交易证据。在购买投资产品时,应主动索要发票、收据等消费凭证,保留宣传和承诺信息、交易记录、合同订单、等相关证据,以便用于维护自身权益。
依法维护自身权益。如遇到投资消费纠纷,应及时与投资机构及平台协商解决,如协商不成,可向消费者协会或行业主管部门投诉,或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以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。若发现疑似遭遇诈骗或非法金融活动,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。
重要提示
警惕高额回报承诺。在“炒股专家”口中“只赚不赔”所谓高额回报面前,请务必提高警惕,任何承诺高额回报的投资都有可能存在风险。
核实平台合法性。进行任何投资前,请务必核实投资平台的合法性与资质。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平台信息并下载相关App,咨询专业人士或家人意见,不轻信社交软件上所谓“专家”的“内幕消息”,避免落入诈骗陷阱。尤其是要多和家中老人交流,防止老人下载来历不明的软件。
保护资金安全。切勿将现金、购物平台预付卡密码交与陌生人或通过非正规渠道进行交易。若有陌生人要求见面取款,或在即时通讯工具上索要购物平台预付卡密码,应立即拒绝并报警。